捲著涼意的秋日,正是好個看書天,呵呵去書店隨意翻書,翻呀翻翻到了本在寫關於「研究所指南」的雜誌(不說是哪家了......)。書中開始介紹未來的趨勢,哪些研究所是熱門選擇,前景看好,還沒畢業前就有燒燙滾著金邊的飯碗等著,巴拉巴拉.......,當然也會介紹些念之前需要再三考量的學校,進去了這所學校有可能會中途被裁廢合併等危機,並透過註冊率(實際註冊人數/實際錄取人數)來分析,不到七成的學校系所刊登出來。名單中,恩~~敝所(40%)上榜了(驚),呵呵往兩個方向再去細看數據,一是從敝校其他科系去看:有地科所、台文所,另一是從同系所其他校去看:只有彰師。呵呵開始在想,是因為敝系同時考上教甄又同時上研究所的人重疊太多了嗎?所以在註冊率不高?還是地理本身的價值不符合社會需求?如果是前者,那為啥其他系這種情形不多見呢?如果是後者,為什麼又不是所有的地理所都上榜呢?

放眼他國,地理系的多元,在英國是亟受重視的,一些資源整合決策的選才上,有時只用地理系的人才;而在美國,GIS人才也是企業家、公部門急需的,GIS工作是熱門的。反觀臺灣,地理的價值好像就從中學教育中不斷被窄化。記得大一那年,系上老師說:「本系教甄缺額還很多,不像隔壁系所,進去念不知道未來出路在哪?」五年後,風水輪流轉,隔壁系所因為開放指考,並且很多大學科系加重計分,現在教甄缺額都是開外掛,每兩所學校就有一所在開該科缺。地理被邊緣化的地位,可說是一無所有,還是正因一無所有才要努力開創一席之地?......未來,你說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sevenbeaut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