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星期三呵呵代完課之後就飄去松山車站拍照,畢竟這個臨時站的任務也快結束了(2009.12.28.是營業最後一天),上星期三呵呵又去拍一次,剛好就是看到他們在拆除的過程。

DSC05826.JPG 

▲為期一年多的過渡時期標語

 DSC08734.JPG

▲2009.12.23.松山車站前站

DSC08820.JPG 

▲2009.12.30.松山車站前站被包上衣服,電子鐘也不見哩,「松山車站」的招牌開始拆除

DSC05872S.jpg 

DSC05873.JPG

▲2009.12.30.離開前剛好看到前站的台鐵標誌招牌拆除

DSC05875.JPG 

▲2009.12.30.方方正正的招牌完全拆除了

DSC08825.JPG 

▲月台的最後身影,連月台下的字還可清晰可見,不過看來過不了多久也會掰低~這不禁讓我想到日本第一座啟用的新橋停車場,日本人會透過調查,在相同場地相同狀態重現當時的情景;而在調查結束時,把挖掘出來瞭解的車站礎石和月台等以保存的觀點埋回去。生長在臺灣的月台好像就沒這麼幸運哩~

DSC05871.JPG

DSC05880.JPG 

▲以後這裡會變成臺灣最長的綠帶公園......

 


以下是新聞報導 

台北鐵路全部遁地 地面上的松山站拜拜

 2009.12.29 06:32 am【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一百多年來,總目送著旅人別離的松山車站,這一回,道別的對象卻換成了松山車站前後兩站。

去年松山鐵路地下化東延後,南北兩臨時站仍繼續服務旅客,出現地下化車站仍有前後站的罕見情況,服務無數旅客的前後站今天凌晨零時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功成身退」,不論售票或搭車全轉入松山新站,也為廿年台北鐵路地下化漫長歷程譜下終曲。

今年是台北新站啟用廿年,民國七十八年後,台北鐵路一步步往地底下「鑽」,平交道逐漸「消滅」。旅客過去在台北車站坐火車北上時,會在松山站「重見天日」,但在去年九二一鬆山鐵路地下段東延後成為歷史,「等平交道」的記憶在台北成為絕響。

松山站長古時彥說,考量交通衝擊,松山車站地下化採取分階段施工,車站人工售票票房仍設在一樓前後兩站,這一年多來,旅客還是得「在舊站買票、在新站搭車」,中間再以通道連結,難免不便;松山車站也成為台鐵唯一地下化車站卻仍有地上鐵路才會有的前後站,成了「奇景」。

不過,這一切在昨天午夜過後,都已成為「鐵道史」的一部分了。昨晚十一時卅分,位在八德路的後站售出了最後一張車票後,車站屋頂在寒夜中發亮的「松山車站」四個大字也隨之熄燈;緊接著,午夜十二時卅分,前站也「拉下鐵門」。前後兩臨時站就此告別無數個伴著天光月明、夏風冬雨的歲月,就此「走入地下」。

「松山車站臨時站『拜拜』後,最大的差別:買票再也聽不到開闊的車聲及窗外灑進的陽光了!」鐵道專家洪致文前天專程前往松山車站,為前後兩站留下最後「身影」。

前站會改建成地面及地下停車場,後站會改建成類似交九轉運站及捷運松山線的車站。 


看完後,我覺得松山臨時站除了是鐵道史一部份外,更可說它是城市史一環,畢竟它伴隨台北成長,很多市民應該都會對它有地方感吧~

ps.文章中提到「宅師父『專程』前往松山車站...」,「專程」這個字感覺好像特地從外太空降落來拍攝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sevenbeaut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